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京西女子养路队巡查山区公路 7天清出塌方3000立方米

2018-08-02 15:35 北京晚报 TF010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我们最怕变天。下雨就可能塌方,塌方处理不完,这心就总吊在半空中。”

周明杰 摄

7月27日上午,门头沟区、石景山区大雨如注,在哗哗的大雨声中,走在山路上巡查的高玉爱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忧心忡忡地看着路边的山体,“之前大雨造成的塌方基本清理了,还有些后续工作没做完,这又下上了。”

高玉爱是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瑞通八处清水养护段段长,她所在的清水养护段是北京市唯一一支女子道路养护队伍,她们辖区内的189.805公里道路位于北京市西部最远的山区,是北京市公路的最高点。夏天防汛抢险、冬天铲冰除雪、春秋道路养护维护,高玉爱和她的队友们把青春献给了灵山脚下的山区公路。

“石头泥浆滚下来

几乎砸在脚后跟上”

周明杰 摄

7月以来,门头沟地区下了多场大雨,“3日、10日,两次大雨都造成了大面积塌方,月中又连下了几天,从17日到今天,我们线上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塌方,真是塌完了又塌,清完了又清,这些天每天都得工作12个小时以上,到现在已经清出了至少3000多立方米的塌方了。”在巡查中,高玉爱紧皱的眉头几乎没放松过,而她的手机也时不时响起,都是所在辖区里35条路线上的“情报员”上报信息。

“最严重的是前年夏天,7月20日水毁,仅双黄路一条线的塌方就5000多立方米,急得我嘴上起水疱。今年这会儿,也就是前几天的塌方有点大,不过要是雨还不停,山体被雨水泡透了,接下来就危险了。”

高玉爱提到的几天前的大塌方,就发生在7月18日。那是雨后第二天,早晨5点多,司机陈讳在开作业车巡视时,发现109国道117+500公里处发生了一起大塌方。十来块、半间屋子大的石头从山体上滑落下来,占了一半以上的车道。高玉爱接到情报便火速赶往现场,仔细观察现场和山体情况。“清理塌方前,必须要上山查看山体是否还会滑坡。处理中也必须有人一直盯着上面,瞭望的人一喊‘跑’,我们得赶紧散开。清理时山体二次滑坡的情况,我们也遇到过好几次,石头、泥浆叽里咕噜地一下子冲下来,几乎打到我们脚后跟上。事前勘察和事中警戒起了大作用。应急抢险,必须得先保证安全。否则你自己都出事了,还谈什么清理道路。”

摸清现场后,高玉爱第一时间调来了大型挖掘机和炮锤,“石头太大了,必须用炮锤破开才能清理。”这一次塌方,清水段调用了二十多个养路工,连午饭都没顾上吃,人工、设备相配合,一直干到下午两点多,终于把道路彻底疏通,大家这才有喘息的时间。“那么大的塌方在那里,正好又是个大拐弯,万一有车没刹住碰上了,得出大事儿!这些年一直就是这样,只要道路上有点情况,我这心就七上八下的,真的就得等处理完了,心里才踏实。”

冬天坡陡雪厚

清理积雪更加艰苦

周明杰 摄

清水段养护的道路,路侧多数是很高的山体,汛期极易出现塌方滑坡,但是最困难的季节不是雨季,而是积雪常常半米左右的冬天。清水地处灵山脚下,是北京海拔最高的路段,受地势影响气候多变而且寒冷,冬天的气温常常会低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下雪的时候,我们得把这将近190公里的道路上的积雪及时清理,不然山里的百姓根本无法出入。”

“去年冬天,城里没见雪,我们这里清理了八场降雪,而且山上的雪更厚。”每到冬天下雪的时候,都是清水段养路工人们最辛苦的日子。“不清开积雪,山上的车下不去,下面的车上不来。2012年11月3日那场大雪,垭口灵山积雪近一米厚。山上坡陡雪厚,人工清出一道车轮胎道,设备才能上去。天冷雪深,铲雪的时候,忙活得全身都是汗,一停下来喘喘气,寒风吹过,衣服会结上冰甲。

虽然清理积雪的时候很辛苦,不过冬天里经常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更让养路工人们揪心——经常有人开车进山赏雪景,最后却被困在山上。清水段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多次救助被困游客的记录,而发生在前年的一次救援让高玉爱印象尤为深刻。

当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找到了清水段。这是一早就开车从大兴进山看雪景的小严。他跟着导航走,结果从灵九路下去之后,雪景倒是赏好了,可车开不上来了。

“导航上看着是一段挺小的土坡,平时应该没问题,但是落雪之后,车辆打滑,怎么给油都原地趴窝。”小严忙活半天也没把车开上来,山里也没有手机信号,附近村庄的居民在冬天的时候,多数已经下山居住,小严在路边等了半天才搭了一个便车,赶到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找专业救援。但是救援人员也只能第二天进山,情急之下小严找到了清水段求助。高玉爱看着窗外已经下沉的太阳,赶紧叫了十几位养路工人,把段上的依维柯车后半部分装满防滑料,前去救援。“雪地容易打滑,车后不压上重物,根本开不下来。”十几个人费了一个多小时,有撒防滑料的,有用力在后面推车的,大家全力以赴,终于把小严的车给推了上来。

“这山里头的路,几乎没有比我们更熟的了,到了冬天,山上到处都是积雪,游客们真的要少上山。”虽然还没到冬季,高玉爱也一再拜托记者给“驴友”们打个预防针。

危险路段12小时警戒

养护段24小时值班

周明杰 摄

记者采访的那一天,高玉爱把清水段的全部35条线又巡查了一遍,她最担心的就是大雨过后路基吸水太多引发下塌方。“像山石从坡上滑落到路面的上塌方,司机毕竟提前能看到,危险性还是要小一点。那种路面直接塌陷往下滑坡的下塌方才更可怕,另外一侧就直接是山谷或者河沟……”所以养路工在巡查中也会重点观察路面是否有裂缝,有下沉,道路下面的基础是否需要加固。一旦发现道路裂缝,路基下沉,养路工人就会用草袋子,编织袋装上料进行隐患处理,避免大雨造成断路。

除了排查近期的道路风险,养路工也开始记录需要日常加强维护的路段,准备在雨季过后重点养护。高玉爱指着道路四周让记者学着看“门道”:路边斜上去的山体,石头、草木都是顺势自然生长,没有泥石流冲过的凹槽;路边的边沟里面没有渣土和垃圾,排水沟也都顺畅干净;下路基看看涵洞,里面也没有垃圾、石堆……“垃圾随时清扫,山体上的水沟要及时回填,还要填得密实。这一段是我们队里张庆芬负责的,你看这一段路肩这草线,从这儿看到尽头,都是一条直线,一点儿龇牙豁口都没有。她也是干了十几年的老人了,干活扎实,这路,上眼一看就漂亮!”

平时多巡查,发生险情及时处理,是清水段,也是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瑞通八处多年的工作习惯,今年截至7月26日,八处共出动抢险人员1865人次,出动422台(套)车辆设备,清理塌方119次,共清理22处淤泥,22133米3塌方。

“今年的雨水多,我们除了第一时间清理道路塌方,从早6点到晚6点,在各个有险情的路口,也都放置了警戒线,提醒司机注意。各养护段都是24小时值班,以确保能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车。”瑞通八处养护副经理康峰向记者介绍,在整个7月,尽管大雨造成了路面多处塌方,但瑞通八处所辖的路段从未有过大面积断路,“因为平时的路面加固和养护,我们都做得特别扎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写照。”

 

 

来源:北京晚报 周明杰

分享到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