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健康

老人如何进补?吃人参鹿茸泡枸杞小心“火上浇油”

2018-05-28 11:57 北京晚报 TF008

到老年,体力精力明显下降,有些老年人喜欢补一补。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进补有利于健康,但是过度和盲目就会走入进补的误区。专家提醒,老年人进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辩证进行,千万别自己随便进补。

医生开药为什么不见效?

75岁的李老先生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头晕乏力。他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找到主任医师韦云,想让医生给他开些方剂来进行调理。韦云“望闻问切”之后发现老人属于典型的中医所说的热证,需要先给老人开些方剂来清热。她给老人开了一周的中药。过了一周,老人来复诊了。他一见到韦云,就说自己的症状并没减轻。韦云一号脉,再看看舌相,果然老人原来既有的“实热”一点都没见好。韦云心里犯了嘀咕:“难道是我的药开得不对吗?”再细看看药方,没问题啊,难道是老人这里出了问题?

“大爷,您在家吃什么补品了吗?”“我没吃什么啊,我吃饭都不香,我还能吃什么啊。”韦云觉得不对,她换了提问方式,“大爷,您除了吃饭之外,还吃点什么、喝点什么、补点什么了吗?”老人想了想说,“我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儿子觉得我吃得太素了,就让我吃点保健品。”老人说,自己平时也没喝什么补药,“我就是每天都用枸杞子泡点水喝,儿子给我买的保健品每天吃上两次,老伴看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每天给我炖一根海参,这算补品吗?”

韦云一听就知道为什么老人吃了七天清热的中药还清不了“热”的根本原因了。原来老人觉得自己头晕、浑身没劲,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因为自己身体太虚了,一直在持续地进补。这些“进补”在老人看来就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补过头了。

“几乎每个老年人都觉得自己虚,但从中医专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属于绝对虚的老人,适合进补。”韦云说,老年人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虚证”,需要进补;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属于虚实夹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疏泻进补;还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属于实证,也就是体内已经有热或者有湿,不再适合进补。

韦云说,老年人为了增强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想吃点滋补中药调理一下,未尝不可。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衡,进补也是为了让身体机能更加平衡。进入老年阶段后,人体出现自然衰老的趋势,体力不如以前,身体的灵敏度下降,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老年人身体消耗量与年轻时相比,也明显减少。这时候,就不能按照年轻人的标准来进补。

没有人人都适合的保健品

一个人的身体机能必须与气血津液相辅相成。韦云说,一辆车从新车变成了“老爷车”,能往前继续开就行了,“你还指望这辆车上高速猛跑,猛给油,可能就会导致车辆提前报废;如果在平坦的路上,慢悠悠地开车,车辆使用时间反倒更长。”老年人的进补,和“老爷车”的使用是一个道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和工作的消耗减少。如果补得多了,就容易造成“食积”。

韦云说,中医进补讲究因人而异,要根据个体的情况来补。有些老年人进补喜欢跟风,别人吃什么,自己就跟着吃。其实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补益的方法肯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一年中,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中医理论认为,从四季来讲,自然界的生物钟则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对应到四季轮回,人体养生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比如春天的饮食适合用一些生发性质的,像香菜、茴香、香椿等,可以促进人体宣发,使脏腑逐渐复苏;夏天人体生长旺盛,适合吃一些营养代谢快的食物;秋天适合吃一些收敛的食物,以养阴润肺;到了冬天,适合吃一些补充人体能量的精微物质,比如适合补脾肺、补肝肾、补阳气等食物。结合四季的特点,比如冬季寒气较重,就应该“寒者热之”,给自身增加一些温热的东西;“但是现在已经入夏了,如果天天泡一杯枸杞,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就不适合。”

进补也要结合自己体质。人体大致有9种体质,其中4种是虚的、4种是实的,另外还有一种是平和的。虚的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实的包括气郁、痰湿、痰热、瘀血。针对这9种体质,要根据个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养生方式。

可以进补的老年人也要注意,在体质比较好,没有明显虚弱症状表现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滋补药;在风寒、风热或风寒挟湿等表证未痊愈,或有发热等实证情况下,则不宜服用滋补药。进补的老年人常常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比如有的老年人在风寒感冒期间,自行服用黄芪等补益药,导致汗孔闭塞,风寒之邪不得发散,病情恶变。还有的患者因滥用人参补益,导致血压升高、眼睛充血、口唇肿胀,出现人参滥用综合征。“我最怕老年人拿着保健品问我怎么吃。”韦云说,我国对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但保健品属于食品,种类繁多,配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功能也比较多样,“说实话,患者来问我到底吃不吃这种保健品,应该怎么吃,真能把我问懵了,我确实没办法回答。”韦云解释说,目前尚没有能治百病的良药,当然也没有所有人都适合的进补食品。特别是老年人进补,更要请医生辨清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衰弱程度,权衡利弊,在不同的时期选择相对合适的进补方案。

多数老人易犯“峻补”错误

有些老年人喜欢自己盲目进补,但有些老年人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在需要进补甚至需要治疗的时候,依然固执坚持自己的原则。

韦云在门诊中就遇到过一位这样的患者:这位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身高1.85米,体重90公斤,身体倍儿好,吃饭倍儿香。他自己介绍,60岁的时候依然还能和小伙子同场竞技打篮球。现在,老人住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的四层,家里没有电梯,他天天外出锻炼、买菜,然后一口气爬到四楼不用休息。老爷子身体不错,从来没想过要补一补。不过最近他遇到点麻烦:有一天他外出的时候腿受伤了,右膝盖的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也断了。医生建议他做手术治疗,但是老人不想挨这一刀,他认为自己身体不错,能扛住,打算自己养一养。当时,他到东方医院拿药时,韦云建议他要少运动,多在家里养养腿,争取早日康复。但老人不听劝,依然坚持和往常一样的运动强度。由于他的右膝盖受了伤,承受的力量明显减少,这样他的左腿就要分担更多的力量。时间一长,左膝盖开始疼痛,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骨性关节炎。这时候,他右腿膝盖的伤情也加重了,屈伸受限,关节腔还有了积液。老人一看两条腿都不能动了,就在家里锻炼上肢力量,天天在家里举杠铃。没过多久,他年轻时曾经患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面复发。韦云给他开了少量激素,让他服用一段时间来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还给他开了中药方剂来调整身体的状况。老人回家上网一查,发现激素有副作用,自己就停药了。现在老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明显加重,只能卧床了。“对于补不补,走极端的老年人特别多。”韦云提醒,老年人最好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需要补的时候就要补,需要治疗的时候就治疗,身体不适合进补的老年人,不要自己擅自加补品。

养生、保健和预防是不同层次、针对不同人群的。韦云特别提醒,养生是健康人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好;保健则是指有一些疾病的人来纠正其机体的不平衡;预防则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常见病、多发病,或季节性易发病。考虑到老年人多数有一些基础疾病,韦云特别给出了常见慢性病的进补原则,她建议肺系疾病患者可以通过益气养阴来补肺,平时多用些西洋参、麦冬、银耳、梨等食物;心脑血管患者多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三七、红花、木耳等;脾胃虚寒的人注意多吃一些辛(带有辣味,包括葱姜蒜)温(包括豆蔻、各种肉类)的食物。

老年人进补要采用缓补的方式。中医运用补法时,有清补、淡补、缓补、峻补之别。人参、鹿茸等都属于大补之品,对于老年人来说,堪称是“峻补”。长时间大量使用这些峻补之品,就会出现“上火”的情况;本来就有实证的老年人,如果再用了峻补之品,相当于是“火上浇油”。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以及病情相对稳定的慢病患者,建议采用淡补、缓补的办法,选用一些药性平和或药食两用的药物,如莲子、山药、薏苡仁、红枣、桂圆肉、枸杞子、玉竹、百合、沙参、党参、麦冬、熟地黄、黄精、白扁豆等。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贾晓宏

分享到

这个习惯让《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倒下了,你有吗?千万别忽视

聚焦新冠肺炎及疫苗,2020年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即将开赛

防蓝光眼镜可能存在哪些问题?选择不当对预防近视有害无益

“健康北京”10年行动计划公布:减缓失眠焦虑,控制近视肥胖

警惕!三高之外,还有“第四高”:“重男轻女”,严重时会要命!

“没有绿码,奥特曼也不能进!”假面骑士无法出示健康码被拦下

有些人喜欢经常掏耳朵,有什么危害呢?这些要小心......

人社部: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别马虎!“头孢就酒,说走就走”, 吃完头孢几天后才能喝酒,医生提醒

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82.2岁,心脏病升至“第一杀手”

防老年人跌倒可做“毛巾操”,着重加强下肢和腰腹力量及柔韧性

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全市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问题严重

北京疾控:体育馆游泳馆要限制有大规模人员参加的聚集活动

尘肺病将纳入门诊特病慢病报销?国家医保局回复

HPV疫苗之父建议男性也接种HPV疫苗,诺奖医学家分析原因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挂牌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

戴眼镜会加深近视度数?吃胡萝卜能保护视力?专家答疑

女子听信“偏方”生吃30多只河蟹,体内查出近10种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