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热点网摘

电商专供藏猫腻 商家“两副面孔”令消费者常常“被套路”

2018-05-25 10:19 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TF008

实体店的东西太贵,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价格却要便宜很多。但收到货后,很多人却发现和实体店的有差别,这被商家称为“电商专供”款。《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电商专供”商品并非假货,但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此外,由于这类商品只在线上销售,消费者很难通过比价获得实惠,同时也被“电商专供”商品耍得团团转。

北京市民郭女士向消协反映称,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某品牌的羊绒保暖衣,促销价格仅为实体店的三折。结果买到手后发现,实体店内的含绒量显示是70%,这款促销产品含绒量只有30%。当她与店主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这是“电商专供”款,所以才会打三折。

郭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很多品牌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体系。为了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维护线上线下渠道的生态平衡,商家将一部分商品作为“电商专供”。这些商品仅仅用于电商渠道销售,并和实体店销售商品刻意作出价格区分,因此价格偏低。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记者表示,虽然“电商专供”产品的质量与线下同款有一定差距,但“电商专供”产品为同一品牌商生产,也经过授权销售,所以不是假货,只是销售的渠道靠互联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线下进行“差别定制”与“差异定价”,既避开了不同销售渠道间的利润互搏,又满足了互联网消费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算得上一举多得。

但记者注意到,有的商家卖的“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同款商品在编码、外形上仅有细微不同,消费者不仔细研究,根本分辨不出来;有的商家搞“线上线下两幅面孔”;还有的商家将“电商专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

今年3月,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确实有猫腻。比如,不同渠道购买的某款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

宁波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线上产品出现“低价劣质”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线上的成本控制。为了体现价格优势,使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制造相同款式商品。

对此,曹磊指出,如果“电商专供”商品外观编码与实体店商品完全相同,但质量却有不同,那么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欺诈。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则对记者表示,如果卖家卖的是“电商专供”商品,首先必须确保质量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其次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之后再作出选择。

延伸阅读

网上“免费送” 陷阱知多少 消费者要加强防范

“免费送!我已经领了,是真的哦”,“只要集齐30个赞,就可以免费获得XX”……这几年,网页、微博、 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上的“免费送”活动不少。送出的“奖品”往往还标榜“大牌”、“名牌”、“包邮”等等。而随着年关到来,“免费送”活动大有活跃之势。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免费送”,往往并非真正免费。所送物品以香水、手表、手串、面膜等小物件为主,也有“旅游大奖”等。看似“馅饼”背后,实则有着不少陷阱。专家指出,目前对于“免费送”现象,缺乏明确的法律定性,应出台相关规范。

转发领“名牌”香水 付快递费且信息疑泄露

当宋雪娇看到“只需转发即可免费获得知名品牌香水”时,她先是一愣。但考虑到只有99个名额、“手慢无”,一向谨慎的她没有多想,便转发了出去。在确认“中奖”后,宋雪娇很快向“客服”提交了姓名、电话、地址等资料,几天后,她收到了“名牌香水”。

宋雪娇没想到,领取香水要支付快递费39元。“那时候不知道是中奖的快递,便签收了。后来就想,一瓶香水,到付也没有那么贵吧?”而当她打开包裹,便直呼自己“上当了”。“香水是高仿香奈儿,估计也就值几块钱。这个又没法‘七天无理由’退换,我也没有维权意识,就当买了教训。除开成本和快递费,他肯定还是有赚。”宋雪娇说。

真正让宋雪娇窝火的,不是高仿香水,而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尴尬。几周后,宋雪娇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某某牌子,又送我化妆品。问我要两百元,我就感觉骗得太明显了,和他们理论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宋雪娇怀疑,她参加那次“免费送”的活动后,自己的手机号已被泄露。此后,宋雪娇发誓:“不再轻信任何‘转发朋友圈免费送’的非权威机构的活动。”

孙明与宋雪娇有相似的遭遇。去年,孙明在一家小公司实习。有一天,他老板发了一个“送小叶紫檀”的朋友圈。“出于对老板个人的信任,且公司其他人也在帮忙宣传,就相信了。”可是,当孙明到付了35元快递费后才发现,“东西做工很差。肯定不是紫檀,因为颜色是后刷上去的,还有不均匀的颜料。”最终,还处于实习期的孙明选择了“吃哑巴亏”。

88个赞换免费游 却冒出“保证金”等费用

“多留个心眼,即使朋友都在参加,也要确定其真实性再说。”想起之前的一次经历,黄丽萍可谓“体会颇深”。

去年七月下旬的一天,黄丽萍看到几位朋友都在转发同一条朋友圈广告。内容大致是:“XX旅行社XX营业部定于八月十八日盛大开业。开业前集满28个赞,可得到惊喜红包一个;集满58个赞,免费得双飞香港五日游(包含一天的自由活动);集满88个赞,免费得云南双飞六日游。开业当天上午11点活动结束,动起你们的手指赶快行动吧!”在这则广告的末尾,还附上了活动的咨询热线和详细兑奖地址。

有这等好事?由于店面就在朋友家附近,黄丽萍没多想,便跟着转发求点赞。不一会儿,黄丽萍完成了88个点赞,摩拳擦掌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免费云南双飞六日游”。当黄丽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联系该店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在验证了点赞数量后告诉她,“免费云南双飞六日游”的资格已经具备,具体去云南哪里,也可以随她选。但是,并不是免费。

听完介绍后,黄丽萍恍然大悟--原本积满88个赞的“免费游”,竟还要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什么机票费、保证金,还要买保险……其实核算下来要交不少钱,都够自己去玩一趟了。”黄丽萍说,当听说还要向商家交钱时,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可是又无可奈何。店家却在这次“免费送”活动中,达到了宣传效果。“实际上,他们是利用了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商家能不能诚信为本呢?”黄丽萍反问。

探因
“免费送”在多个平台存在或为骗局和欺诈

“春节马上到了,不管手机里,还是街头,免费送东西的活动太多了。我在想到底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55岁的唐云再大爷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在网上看到“邀请好友进群免费得名表”的活动,本想给自己“挣”一块手表,却发现手表是“高仿货”。然而,面对纳闷的唐大爷,客服却安慰道,“高仿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就是为了吸引人气。”

类似真假难辨的“免费送”活动,多个平台都存在。记者在新浪微博输入“免费送”关键字,共找到13045条命名包含“免费送”的用户。诸如“美瞳免费送”、“POS机刷卡免费送”、“免费送口红”、“针灸面膜免费送”等。在用户的个人简介中,不少用户都留下了微信或QQ号码。而在微信以“免费送”为关键词搜索公众号,可见诸如“免费送无限流量”、“优惠券免费送”、“免费送奖品”等账号同样存在,更有“免费送钱”等账号。这些账号中,多数已停止更新,且很少有开通网友留言。

早在前年,微信团队就发布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规范》称,通过虚假宣传、恶意营销等方式,例如以骗取邮费为目的的赠送物品活动、虚假付费服务等,类似信息属于欺诈类信息,一经发现将立即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等。

上个月,一些媒体和机构也曾就“免费送”等现象做出风险提示。在《人民日报》发布的一则微博中,列出了朋友圈的八大骗局。集赞得奖、转发免费送、帮忙砍价、投票获奖、拼团买水果等情形位列其中。有网友指出,“这种骗局就是利用市民贪便宜的心理,先发布免费信息吸引大量顾客,然后用订单跟厂家谈价格,跟快递公司谈运费……”

知情人士表示,“免费送”更多是一种噱头,以此实现“赚人气”、赚差价、平台流量“引流”等目标。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微商从业者利用“免费送”的手段兜售产品,产品质量和安全良莠不齐。从实质来说,网络上的不少“免费送”活动是骗局和欺诈。

观点
须提高防范 出台规范定性和管理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护宪律师事务所主任卫爱民认为,以上“免费送”案例,需要付较高邮费也好、缴纳各种费用也罢,都虚构了“免费”这一事实,法律上可以认定这是一种涉嫌欺诈的行为。同时,网上推出的各种“免费送”活动,往往隐藏着诸多风险,广大市民需要引起注意。

卫爱民提醒,参加一些来历不明的“免费送”,首先面临着公民信息不当泄露的风险,威胁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包括手机号码、微信账户等。“曾有一个统计数据说,每年大致有20%左右的人,通信秘密被侵害和泄露。某个商家或企业拿到你的数据,就意味着有可能转手给别人。”其次,个人的财产权益会受到威胁。一些不良商家或个人一旦掌握了公民相关资料数据,就可能通过“黑客”等非法手段,威胁市民的财产权益。此外,还可能不时地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破坏市民的生活安宁,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非法获取和滥用公民信息这一问题一直较突出。类似活动往往并不需要公民提供这么多信息,但商家仍然毫无节制地要求你提供诸如身份证号、职业,所在单位名称,住址、收入等资料。”卫爱民说。

“公平交易是商事活动基本原则,市民不要有捡小便宜的心理,收到相关信息后,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卫爱民补充道,“免费送”是这几年才出现的现象,目前相关法律对其的定性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是空白。因此,“建议尽快出台规范性的文件,对这种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定性,并加强监督管理。”作为市民来说,须提高这方面的防范意识,不能随意地泄露个人信息。此外,“企业和个体商家也要强化企业道德标准,不要过度消费公民信息。所需信息应以克制的态度,以少量信息为常态,以基本可以满足这项事宜的基本使用为界限。”

 

来源:综合工人日报 北京晚报

分享到

养鸡场丢300多只鸡,小偷是只金毛,失主:狗是聪明,可人不该干这事

上海一公厕15分钟不出来自动报警,网友:遇到便秘怎么办?

男子服刑22年出狱申诉,河南高院决定再审,律师:无客观证据证明杀人

陨石砸破房顶落地,印尼一屋主成千万富翁

黑天鹅衔食喂锦鲤,锦鲤认黑天鹅为妈妈?原因曝光,反转有点大

减刑!“辱母杀人案”当事人于欢提前出狱,曾被判无期

美国多州宣布毒品合法化引发担忧,疫情期吸毒过量致死人数大幅上涨

国务院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要扩大汽车消费

买车人最关心的事!关于号牌指标,国务院最新表态来了

微信新表情上线,你会常用哪一个?网友:我太喜欢了,都过于真实

中消协启动电商消费维权直通车 京东淘宝等电商企业承诺加入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民对人口普查有疑惑可用多种方式解决,上微信公众号打电话都可以

重疾险新规:将原有25种重疾扩展为28种重疾和3种轻疾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12.41%售烟点仍然临近学校

啄木鸟把北京一居民楼外墙啄出十几个大洞!为什么?怎么防?

新疆发现一处古代公共浴场遗址,可能还设有桑拿室

内蒙古一大学生在校园内被狂风暴雪吹走,网友:没点体重不敢出门了

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应理顺家校关系,家长与老师的角色要摆正

减刑!“辱母杀人案”当事人于欢提前出狱,曾被判无期

唐宋时期澡堂长啥样?新疆发现古代公共浴场遗址,网友:北方人搓澡习惯历史悠久

长春树木结冰折断,多车被砸,现场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