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伟大也要有人懂:最喜欢名字是燕妮最爱吃鱼 走进最真实的马克思

2018-05-25 10:15 北京晚报 TF0328

由中央编译局编纂的《马克思画传》广泛搜集并汲取了涉及马克思生平事业的各种史料和研究成果,用从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各种渠道搜集到的相关图片为读者展示了马克思的人生轨迹,在准确而凝练地勾勒出他的理论贡献之外,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到一个真实而生动的马克思。

作者:陈梦溪


 

《马克思画传》 中央编译局 重庆出版社

“零距离”接触真实的马克思

图传从卡尔·马克思的出生证书开始,证书上有父亲海因里希·马克思的签名,海因里希·马克思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犹太律师。马克思从小聪明好学,深受家人喜爱。1935年9月,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图传展示了他毕业论文的第一页和中学毕业证书,以及王室考试委员会在证书上写的评语:“对待师长和同学态度良好”,“古代语言、德语和历史学习很勤勉”,“他的作文显得思想丰富,对事物有较深刻的理解”。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后,他的求知欲很强,起初选修了九门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外,还旁听了文学和希腊罗马神话、现代艺术史等讲座,图片展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波恩大学和马克思的肄业证书,证书上对马克思的评语是“十分勤奋和用心”。之后马克思到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开始攻读历史学和哲学,他的听课证和柏林大学当时的学生名册都保留了下来。图书馆还出具了马克思已经还清图书的证明。

马克思从1839年开始钻研古希腊哲学,写了大量笔记,并于1840年下半年动笔撰写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论文中,他揭示了伊壁鸠鲁原子学说的积极意义和辩证法因素,表明了无神论的立场,这份博士论文也完整保存了下来。1841年写完博士论文后,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巴赫曼教授对这篇论文非常赞赏,认为他“不仅有才智、有洞察力,而且知识广博”。我们如今可以看到马克思写给耶拿大学哲学系要求审阅并通过博士论文的信和他的博士学位证书,他拿到博士学位时只有23岁。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克罗伊茨纳赫笔记》的手稿也保留了下来,从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在完成学业后继续理论研究工作,做了大量的摘录,写了五本笔记并着手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在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手稿中很重要的一篇是《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这份手稿建立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的著作及法国革命史的深入研究,对法国工人运动的考察和经常参加工人集会的基础上,反映了马克思对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许多新思考和新见解,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这些珍贵的手稿照片印证着马克思在写作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之前的重要基础和步骤。

这部画传还选录了一批马克思的亲友的书信、回忆等珍贵第三方史料,从另一个侧面准确而生动地展示马克思的人格魅力。马克思的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打动人心的片段和细节,通过马克思和妻子燕妮的相互通信、他们的结婚婚约和居住过的房子等照片,可以看到,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马克思一家保持了乐观的精神。填写“自白”是全家喜爱的活动,马克思填写的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啃书本”,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最喜欢的诗人是“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最喜爱的作家是“巴尔扎克、狄德罗、黑格尔”,最喜欢的男英雄是“斯巴达克和开普勒”,最喜爱的名字是“燕妮和劳拉”(这两个名字也是他妻子、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名字),最爱吃的菜是鱼,他的格言是“怀疑一切”。而妻子燕妮的“自白”中,最爱做的事是“缝纫”,自己的特点是“感觉敏锐”,最喜欢的诗人是“歌德”,最喜欢的作家是“马丁·路德”,最喜欢的女英雄是“南丁格尔”,座右铭是“纵有万难,处之泰然”。这些自白的内容也能从侧面反映他们的信念和趣味。

阅读这部《马克思画传》,好似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它使读者“零距离”地接触到一个最本真的马克思形象,让读者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 韩毓海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伟大也要有人懂”:从细节认识马克思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5月22日,由尼泊尔当代出版公司、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协办的“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出版论坛,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行。这也是“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图书输出尼泊尔语版权的研讨会。

由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创作的《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系列图书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在国内就销售了60多万册,版权先后输出到美国、荷兰、意大利、尼泊尔、德国、蒙古等国。据介绍,其中《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是中国出版界第一次将本土原创的、面向青少年的马克思读本输出到美国,并成功进入美国州立青少年教育体系。

为什么这一系列能够输出这么多版权,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从过去偏重于引进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发展到逐步正视并积极引进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图书。正如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指出,在新时代,中尼两国需要更多地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而其中文化、思想的交流尤为重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写作风格鲜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张晓楠总编辑说,韩毓海教授创作的《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图书,将充满思想的专业研究与充满激情的通俗讲述结合起来,寻求到了适于青少年阅读的思维方式和叙事风格。

《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中,一个小标题就是一个小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你知道马克思究竟是哪国人?马克思的家乡特利尔,原属莱茵联邦,归拿破仑治下的法国管辖。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神圣同盟”打败后,这个地区才作为战果被普鲁士收入囊中。在马克思童年经历中,莱茵地区的居民希望成为法国人,希望回到拿破仑的法国去。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英国、荷兰、普鲁士联军打败后,莱茵地区归了普鲁士,特利尔的犹太人开始遭受迫害,包括屈从于禁止他们从事某些职业的法令。马克思的父亲海因里希·马克思为了当律师,就不得不改宗路德教,这使他非常怀念拿破仑。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说,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18世纪的法国人,他从心眼里了解伏尔泰、卢梭,一直说他自己就是法国人。马克思的父亲是法国人,而马克思起码在思想归属上,同样也偏向一个法国人。在整个青少年时代,马克思都是认同革命的法兰西而拒斥专制保守的普鲁士的。正像贝多芬将他的《英雄》交响乐献给拿破仑一样,马克思青年时代也把一首题为《陵墓曲》的抒情长诗献给自己的偶像拿破仑,诗中充满了欢乐与斗争的激情。

《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也有很多细节,例如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剃须刀、飞利浦洗衣机,但几乎没有人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马克思出身于犹太世家。马克思的父系有五代是犹太拉比,而马克思的母系则不知道可以上溯到多少代都是欧洲的大拉比。马克思的母亲叫罕莉娅,她嫁过来的时候带了很多的嫁妆。马克思的姨妈叫索菲亚,索菲亚留在了荷兰,嫁给一个有名的荷兰巨商利奥·菲利普,他们的孩子创立了飞利浦公司。

为什么要写这些“八卦”?韩毓海教授想说明的是,马克思不是因为遭受了阶级压迫、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了无产阶级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生来富贵,从不愤世嫉俗,他的出发点不是个人,如果一切从个人出发,那不过是个“市民”,一切从钱出发,那就是夏洛克式的犹太人,而一切从别人出发、从共同体出发,这才是“公民”。

“伟大也要有人懂”这一系列版权能够输出多国,也说明了今天的读者希望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认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人物是谁,做了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延伸】《马克思与〈资本论〉》 (美)大卫·哈维 中信出版社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重要的著作之一,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当代思想家大卫·哈维在《马克思与〈资本论〉》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如何用《资本论》的视角来理解当下世界。

哈维以凝练的写法概述了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建构。哈维不仅解释了马克思的睿智见解和深远影响,而且他根据过去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拓展了马克思的叙述,并把对《资本论》的解读同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本书中,哈维提醒我们,资本依然在我们身边,依然鲜活,在某些时候资本出现病灶和失控(金融危机),在某些时候又显得膨胀而甚嚣尘上(如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等)。

(原标题:今天我们如何阅读马克思?)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