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诺贝尔物理学奖理查德·费曼 最精华的13篇访谈演讲尽在《发现的乐趣》

2018-05-25 10:38 北京晚报 TF0328

今年是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诞辰一百周年。

作者:乔布科


《发现的乐趣》(美)理查德·费曼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费曼是科学界的“大牛”。1942年,24岁的费曼加入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后来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任教。1965年,因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而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学生弗里曼·戴森说,在遇到费曼之前,他也发表过很多数学论文,但是遇到费曼之后才知道自己以前不过是卖弄一些小聪明,真正的科学家并不追求华而不实的论文,而是孜孜探索不懈的奋斗,通过重建物理学来理解大自然的工作机理。费曼对科学的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强烈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了他,戴森认识费曼一周以后就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描述费曼:“一半是天才,一半是滑稽演员。”

费曼倾力探索自然的规律,也喜欢跟朋友们娱乐消遣,喜欢打鼓,喜欢搞恶作剧。关于费曼的逸闻趣事,最为畅销的一本书是《别闹了,费曼先生》,而《发现的乐趣》可以与之互为补充。《发现的乐趣》收入了费曼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有童年的故事、原子弹研究的传奇以及对未来计算机的预言,体现了一个自由而且有趣的人,诚实独立、勇于质疑、探索真理。

费曼为什么能成为费曼?离不开一个特立独行的父亲。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就说将来要把儿子培养成为科学家,而实际上他父亲只是一个制服销售员,但是很喜欢阅读科学类的书。费曼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去山上散步。其他的父母会教孩子很多鸟的名字,费曼的爸爸却说:“就算你知道如何用全世界的语言称呼某只鸟,但其实你对它一无所知。”父亲教给他的是观察,告诉他“知道一个概念”和真的“懂得这个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父亲指点他观察枯死的树桩里有小昆虫和菌类在生长,让他看到森林里物质不断转换。父亲也常常让费曼坐在他大腿上,给他看报纸上的照片,说:“这个人站着,其他人向他鞠躬。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有没有肩章。”父亲说,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的头衔、自己的位置得到别人的尊重,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父亲的人生观念深深影响了费曼。费曼被视为是科学顽童,一生都对探索世界充满了激情,在他得到诺贝尔奖之后,他也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他认为自己早已得到了奖励,奖赏就是发现的乐趣,以及看到人们引用他的研究成果。他不追求荣誉地位,只追求发现的乐趣。他中学时被选进了学霸组织,后来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但他都退出了这些组织。他认为这些地方都是在忙着开会,不是讨论科学而是挑选谁有资格能够加入进来。这没有真正的意义。

费曼多年在大学任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也很善于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兴趣。但他认为最好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教育理念,可以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教,不拘一格,甚至教学场面有点混乱。针对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他说父亲和他自由的交流激发了他探索世界的兴趣,所以他做了父亲,也喜欢跟儿子讲讲世界上有趣的事情,他会编一些小人历险的故事:一个小人掉进洞穴,风不停进进出出,进去的是冷风,出来的是热风,其实这讲的是狗的鼻子。费曼用这种方法给儿子讲生物学知识。可是女儿就不买账了,不喜欢听小人的故事,想听书上的故事,还要一遍遍重复地听。

他希望教会下一代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教会他们用好奇的眼光、开放的心胸、用怀疑的态度去观察世界。《发现的乐趣》收入了费曼在美国全国科学教师协会大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题目是《科学是什么》。费曼开篇引用了一首小诗:“一只蜈蚣非常快乐,直到有个蟾蜍开玩笑说你哪只脚先走哪只脚后走。蜈蚣很困惑,始终也想不透,最后他心神不宁,掉进了阴沟,也不知道先迈哪条腿逃走。”费曼幽默地说,我一辈子都在科学工作,也知道科学是什么,但是想让我告诉你们科学是什么,就像让蜈蚣说哪只脚先走哪只脚后走一样办不到。在赢得欢声笑语之后,费曼严肃地给出了自己对科学的思考:科学是什么?是细心的观察。科学知识让我们看到世界上到处是美妙的东西。科学也是理性的思考。

质疑权威和提出问题是费曼灵魂里本能的一部分。他讲到他很年轻的时候参与了原子弹研制,当时的大科学家玻尔特意把他叫去一起讨论问题,因为玻尔发现“只有这个年轻人不怕我”。费曼讨论问题的时候只想到科学,而没有想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科学界的权威。正因为费曼眼里只有科学,不畏惧权威,1986年被推选参加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他果然简洁而直接揭露了官僚阶层的无知。当时费曼做了著名的O型环演示实验,只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就在国会向公众揭示了挑战者失事的根本原因——低温下橡胶失去弹性。两年后费曼与世长辞,终年69岁。他去世后的第二天,学生们在加州理工学院10层高的图书馆顶楼挂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我们爱你,迪克”。

(原标题:比诺贝尔奖更大的奖赏是发现的乐趣)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