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别让“熊孩子”总是代人受过 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2018-05-14 11:42 北京晚报 TF003

前不久,发生在四川遂宁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引起了网络“狂欢”。4月27日,遂宁市16路公交车上,一名7岁男孩在独自乘车回家时,引来了旁边男乘客的一顿暴打。监控视频显示,男孩在公交车上并不安分,先是调皮地踢了旁边21岁的男乘客三下,随后男乘客突然发作,将男孩摔倒在地,并用力连踹了几下。大人“欺负”小孩,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不少网友却为打人男子叫起好来:“他还是个孩子,所以请不要放过他!”

“他还是个孩子”不灵了

网络“狂欢”的背后,是大人对“熊孩子”的无奈。许多网友表示,“熊孩子”不但不听话,许多时候家长还出来“护犊子”,于是成了“网络公敌”。

上周,中国青年报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关于“熊孩子”的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熊孩子”多,89.4%的受访者指出“熊孩子”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69.5%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原则的宽纵和溺爱。

当“熊孩子”犯错时,经常可以听到家长的那句经典语录:“他还是个孩子啊”。这句话简直成了“熊孩子”的护身符。在调查中,绝大部分受访者对这句话表现出了反感。88.5%的受访者反对家长说“他还是个孩子”,83.3%的受访者则强调对孩子的不当言行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

这些受访者中,已婚有孩子的占71.9%,已婚没孩子的占16.9%,未婚的占11.3%。从年龄上,00后占1.4%,90后占26.7%,80后占53.0%,70后占13.84%,60后占4.6%。

这一连串的数据,指向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虽然我们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人们对“熊孩子”的容忍度,正在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熊孩子”并不值得宽容对待。

不少网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飞机或高铁上被后排的孩子猛踢座椅靠背,在电影院里被孩子的哇哇大哭搅得心神不宁,自己珍藏的CD被“熊孩子”拆得七零八落……当向孩子的家长投诉时,又遇上了“熊家长”,被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噎得说不出话来。因而,当遂宁公交车上21岁男子暴打“熊孩子”时,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觉得男子下手太重,而是“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熊孩子”招人嫌并非没有理由

常言道,“七岁八岁狗都嫌”。就是说七岁八岁的孩子精力旺盛,捉猫弄狗,让大人苦不堪言。但从最近发生的一些新闻来看,不少“熊孩子”早就超过了捉猫弄狗的范围,让人实在宽容不起来。

5月5日,重庆市民孙先生将车停在了商场地下车库,当他吃完饭去取车时,发现爱车从车头到车尾被划了长长的划痕,“把整个后备箱划完了划穿了”。据报道,这个地下车库共有5辆车被划,而划伤车辆的,是一名10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划的车主称,这个小男孩划完一辆车之后,喜欢到处观察一下,接着找一个车再划。

4月25日,江西湖口7名中学生在高铁铁轨上放置了三颗石子,致使随后经过该路段的高铁列车制动装置损坏,险些酿成大祸。最终,该次列车临时紧急停车41分钟,严重影响了高铁线路的运营安全。经过相关部门定损,7名学生的监护人将承担5万元的赔偿。

时间再往前推,今年3月,一则“熊孩子”猛推孕妇的帖子也招来了网友的一致讨伐。这名“熊孩子”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已经上了小学四年级,突然从背后猛推一名孕妇,导致孕妇差点摔倒。当问到他为什么这样做时,这个“熊孩子”却悠闲地吃着零食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这些案例似乎解答了“熊孩子”成为“网络公敌”的原因。这个时候如果再去谈“他还是个孩子”,也会被当成“熊孩子”的帮凶。对于这样的家长,网上的声音出奇地一致:“如果你不去管教,就会有别人替你管教!”

可问题是,“别人的管教”合理吗?

“熊孩子”其实是种网络霸凌

同样在上个月,陕西宝鸡发生的一件事也引起了网友热议。宝鸡一名孕妇在一家餐馆用餐,一名4岁男孩突然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掀开的门帘正好打在孕妇身上,导致手里的饭菜也撒到了衣服上。当小男孩拿了碗筷正要出门时,这名孕妇却突然伸出脚来,将男孩绊倒。事后,男孩受伤住院,孕妇则以肚子疼为由打车离开。

这件事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别人的管教”。但这次网络舆论却站在了孩子这一边。有网友评论说:这次是“熊孩子”遇上了“熊大人”。更多的网友则认为,孩子无非是跑得太快,是无意的,而孕妇的反应则是故意的,非常不成熟。知名育儿专家鲍秀兰点评道:“这个准妈妈只是怀了小孩,她的心智还没有达到人母的宽容。”

显然,这种“别人的管教”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没有道理的。许多人认为,网络对“熊孩子”的妖魔化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一些网友对“熊孩子”不惜使用“反击”、“对付”、“摧毁”这样的字眼。知乎网友徐慧琳认为,成年人掌握着网络话语权,在评价“熊孩子”的新闻时,许多人竟然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年龄。因而,每当有“熊孩子”引爆一次网络狂欢,都会变成一场“网络霸凌”。

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宗春山认为,在“熊孩子”这个词被创造出来之前,人们总是称呼调皮的孩子为“小鬼”。无论是“熊孩子”还是“小鬼”,都隐含了一种歧视的情绪。“既然是‘鬼’,他可能会做出很可能做出很多鬼灵精的事情,让大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小鬼’的特性。如果带着一种偏见,一种情绪来看待孩子,可能他所有的行为你都会用道德的条条框框去解读。如果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他其实是好奇,是在学习、在探索。”

说到底,“熊孩子”是未成年人,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换一个角度看,有的“熊孩子”即使划汽车、推孕妇,也并非是要造成一种坏的后果。宗春山说,许多现在做了父母的人小时候都做过把硬币放到铁轨上的事情,他们是想知道硬币会不会被压扁,而并不是要把火车掀翻。同样的道理,即使是孩子恶作剧,也并非要造成什么后果,而是在好奇和无知驱动下的一种探索。只不过,这种探索损害到了别人,是一种带有危害性的探索。

别让“熊孩子”总是代人受过

“不要把成人的道德是非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并不是为孩子开脱。”宗春山认为,网上有些言论把“熊孩子”的问题上升到了“人性本恶”的高度,这是非常过分的。他指出,“熊孩子”的“坏”是无意识的,而大人的坏却带着明显的主观恶意。

“我们教育孩子要乖,要听话,其实背后是别给大人添乱。”宗春山说,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好,只知道“讨好”。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和心智并不能理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同样的道理,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是“坏”,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关于“熊孩子”的新闻。这其实反映出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并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去探索和尝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没有确立一个边界。

从这个角度来说,“熊孩子”其实是替“熊爸熊妈”们受过了。宗春山说,人们对“熊孩子”的态度,其实是全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且不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这样的俗语,从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偏见也是根深蒂固的。“汉字‘儿’的繁体字是上面一个‘臼’,就隐喻了孩子是要敲打的。”

宗春山说,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要保障孩子探索行为的安全性,引导和树立规则性意识的边界。而不是见到“熊孩子”,就要“一棍子打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琪鹏

编辑:TF003

分享到

熊孩子将豪车当滑梯被索赔25万,车辆维修费预计80万

男孩脑袋卡进锅盖取不下来,网友:很心疼,但忍不住笑了

出租车行驶中男童探出身撒尿,昆明交警:已约谈司机

10岁小学生逃学躲在自家床底,妈妈急得报警,孩子自己爬出来了

广东一熊孩子用胶水黏合电梯按钮,监控还原事发经过,网友怒了

贪玩“熊孩子”被卡北京西站售票口旋转桩,塌着腰、蜷着腿动弹不得......

5个熊孩子车顶“蹦迪”车损1万多,家长态度令人无语

深圳一熊孩子电梯内小便!还对着摄像头比“耶”……网友怒了

男子车遭破坏坚决要赔偿!一看监控发现是自家孩子干的,还得赔别家

4个熊孩子刮花45辆车,包括宝马、捷豹、林肯、迈巴赫……警方通报来了

警方通报四名儿童划花45辆车,现场照曝光,网友:想不到划这么花......

警方通报四名儿童划花45辆车:其中37辆车修复价合约12万元

严打炫富、低俗软色情等不良信息,小红书年内封禁4000余个不良账号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