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国内知名专家齐聚平谷上宅文化遗址 探讨文化遗址与城市融合方式

2018-04-22 19:55 日报京郊 TF010

2018年4月22日讯,雨润京城,这个双休日,本市迎来今春第一场强降雨。一群国内知名考古、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冒雨来到京东平谷,在这里谋划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新石器时代……

Δ专家们在北埝头遗址现场展开讨论。

原来,这些专家是在对上宅遗址保护与开发进行实地考古调研。在公众眼中,上宅文化遗址似乎远不如海昏侯墓等王侯大墓耀眼,可在考古界,或是咱北京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上宅文化可是赫赫有名。

【科普time】

史前北京人的生活地是什么样?

Δ这片村旁的土地下,是新石器时代,北京人曾聚居生活的地方。

Δ专家和随行工作人员冒雨查看、记录遗址现状。

这是本市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在平谷区内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两处,分别位于金海湖镇上宅村西北和大兴庄镇北埝头村西的台地。

两处遗址出土器物、穴居方式与北方草原和中原文化特点均有所不同,其中,陶塑猪头等艺术品的发现,将我国雕塑艺术的起源提早到新石器中期,火种罐被确认为史前文明保存火种的新方法。

【遗址探秘】

上宅文化遗址里都发掘出了什么?

Δ专家在参观发掘图片展时,回顾发掘经历。

上宅文化遗址里都有些什么史前的宝贝?

▽装饰有花纹的陶钵、成套的陶杯和陶勺、栩栩如生的陶猪头、小巧的陶制耳珰饰品,这些史前新时期时代的生活器皿兼具实用与审美。

▽工作人员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复原新石器时代北京人生活场景。

▽房舍遗址中出土的火种罐,更新了现代考古界对史前时期火种保存的认识。

198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市文物研究所对上宅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共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5400余件、陶器1100余件,其中陶塑猪头和小石猴等艺术品形象生动,将我国雕塑艺术提早到新石器中期。

1984年5月,市文物研究所对北埝头遗址进行钻探发掘,出土陶器93件、石器73件,清理出居住房址3座,均属于篱笆墙式半地穴居住遗址。当年的人类原来住的是“半地下室”。

【现场回顾】

专家认为,遗址应该如何保护?

Δ遗址现场,一位专家捡到一块与遗址文化特点相同的石核,现场用史前人类使用的方法,尝试对石核进行加工。

考察途中,几位年过7旬的考古专家冒雨登上湿滑的台地考察。在专家们眼中,这么珍贵的上宅文化遗址该如何保护呢?原封不动地圈起来?按照现有考古结果,完全还原史前原貌?

NO,NO,NO!老土了不是。

专家们虽然是考古专家,但思想上非常与时俱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上宅文化遗址考古与保护,应该与本市区域内其他考古遗址相结合,整体推进,梳理出清晰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夏正楷建议,把上宅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和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让古老的文化遗存真正“活”起来,为当地百姓谋福。

据悉,平谷区将开展平谷全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理清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为当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奠定文化基础。同时,平谷区还将进一步邀请考古专家参与规划,建设上宅文化博物馆和上宅考古遗址公园,这一计划还将被纳入本市长城文化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来源:日报京郊

分享到

北京花果观光采摘季启动,近千果园邀市民观光采摘

2020世界休闲大会确认延期,将于明年4月在平谷举行

注意防范 !平谷密云雷电黄色预警:6级大风、山区小冰雹

平谷山区进行防汛演练,村民10分钟撤上“高地”

平谷区首个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场投入使用

平谷区截止到6月30日8时,未出现确诊病例

平谷24日核酸检测全区重点行业8100人,结果均为阴性

平谷区22日检测全区重点行业人员5159人,全部为阴性

北京平谷发布通报:曾去过新发地的132人核酸检测为阴性

世界休闲大会两大“水”项目获批 平谷将添滨水生态廊道

疫情下复耕忙!平谷这些蟠桃树上,拇指肚大的果子已经结出

“平谷尚无病例”是被丫髻山的仙气附体?“大桃保鲜”秘诀首次公开

三年时间,这里发生巨变

北京通报7家单位巡视整改情况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