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神奇!过去的售货员都有一手绝活儿 张秉贵只是最出名的那一位

2018-03-29 17:06 芝麻匠通讯社 TF003

在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售货员在人们眼中有着某种特殊的地位。

北晚新视觉图

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能在三尺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任意挑选,就足以令人羡慕。

可是,想当好售货员一点儿也不容易。

光是对付柜台前永远排着的长队,许多人都练了一手绝活儿!

一称准

一个出色的售货员,首先得是一个出色的“人肉称重器”。

不管卖什么,都有个“手感”,顾客说要多少,就能准确无误地拿多少。

否则,多了得减秤,少了得添称,来来回回地,可就苦了排队的顾客!

为了追求“一称准”,不同行业的售货员各有各的招儿!

卖糖果讲究“一抓准”的绝活儿,最出名的得算王府井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

以“一抓准”绝活儿闻名京城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新华社图

顾客要多少糖果一把就正好给你抓够分量,前后误差不会超过两块。

张秉贵的一抓准

卖肉的讲究“一刀准”,割肉的时候,顾客要几斤几两,一刀下去八九不离十,都不用动第二刀。

否则四两肉切上3、4次全碎了,买回去就只好吃馅了。

西安门副食商店大肉组。合格的鲜肉组售货员,一刀在手,能把猪、羊骨剔得像刷过一样干净。1988年 北京日报图

卖副食的讲究“一勺准”,油和酱料打多了不能倒回去,打少了不好添,尤其要求准确。

此外,还必须掌握“约(yao)麻酱”的绝活儿,不仅要约得准,还不能溜出来。

勺往麻酱缸里头,一舀,一提,还要反一下勺,把芝麻酱的流弄断了,到顾客碗里,顺着碗边一抹,见着差不多了,就把剩下的送回去。

买麻酱都是一毛两毛的买,基本上一毛钱就够全家吃一顿,手上有准的售货员,能把一毛钱芝麻酱约出个整数来—— 六两二钱五。

过去,布店也是人们离不开的一个地儿,因为自己扯布做衣服,比买成衣便宜的多。

卖布可不是一个轻松活,单会卖还不行,还要做好顾客的参谋,顾客穿什么颜色好看、买多少布、做什么合适,都得说得头头是道。

售货员正在“板布”,把散的布料整齐地卷在板子上。北京日报图

关键是量布,松了、紧了都不合适,松了公司吃亏,紧了就是顾客吃亏,为此很容易产生矛盾。

花市百货商场棉布组的售货员们在进行量尺比赛。1959年,北京日报李晞/摄

顾客选好了布,售货员就手执木尺或皮尺丈量,量好后用片状粉笔划上一道,用剪子绞个口子,再一撕,要求能撕得笔直。

一包齐

除了过称,包装也是售货员的通用基本功。

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工现场包装都是零售的主流。

不同的行业,售货员都有不同的包装绝活儿。

比如说副食包,都是包“牛头包”,上宽下窄,得包出两个犄角。

包不同的食材都有不同的技巧:白糖红糖颗粒大,可以使上点劲儿压实了,能出形;

散盐颗粒小,碱面易飞粉,就得先折出形再包,否则就装不起来。

西城护国寺妇女商店售货员进行商品快速包扎。1960年,北京日报 冯文冈/摄

卖茶叶的,茶包要求能够包得方方正正,这就得把松散的茶叶在台子上磕一磕,抖结实了才封口。

包茶叶 北京日报 胡敦志/摄

再用草绳捆好系个结,双手用力一扽,把绳扯断,您拎着这茶包就可以走了。

捆瓶儿也是必备技能。捆瓶儿用的是纸绳。细细的纸绳,拗出一个圈来,正好卡在瓶口处,还会打出一个提手,任您怎么提都不会散了去。

延寿寺街商店售货员联系捆瓶技术。1963年,北京日报 王一波/摄

如果是多瓶,瓶身也得固定住。不同数量的瓶子,捆扎时都有不同的摆放技巧,像做几何数学一样,这才能把它们都捆得恰到好处,结结实实。

不同数量的瓶子,有不同的捆绑技巧

卖糕点的也有讲究,尤其是装点心匣子。

不管顾客选择什么点心,都得根据糕点的种类、大小、形状灵活地搭配好。甭管买多少样,各种点心都要在最上面的浮头露一样。

点心匣子 京报网图

最高的包装境界,售货员手上的功夫甚至快得让人看不清,简直像弹钢琴一样,十指飞舞间,零散的商品就变成一个个整洁、结实、美观的纸包了。

一口清

除了过称和包装,干售货员还必须能算账、记忆力好。

当时没有计算器,也没有电脑,每个售货员都是珠算高手。

算盘噼里啪啦的清脆声音,曾是柜台上的标配。

北晚新视觉图

当顾客确定想买的东西,付了款,营业员会将款和销售单一起夹在票夹上,随着“哧”地一声,一只夹着票据的小夹子顺着轨道“飞”到账台内,随后,收账的会将发票和找零再“飞”回来。

更牛的售货员,已经“进化”成心算大师。

譬如前文提及的张秉贵,还有个外号叫“一口清”。

柜台里上百种糖果,每种糖果都有不同的价钱,顾客买糖经常会分着买,这种要一两,那种要三两,一斤糖买上十几种也是有的。张秉贵也不用算盘,一过完称,就能把价格算出来。

而且,他还能一心多用,为第一个顾客服务时,已经跟第二个顾客沟通好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位顾客打好了招呼,他将之总结为“接一问二联系三”,甚至出了一本书……

可见,做什么事情就怕“认真”二字。

80年代的柜台 北晚新视觉图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售货员这个职业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环。

无人商店的出现,甚至连售货员都不再需要。

可是,这些曾经令人惊艳的绝活儿,是旧日生活的痕迹,也是难以忘怀的鲜活记忆。

豆沙饼

(原标题:神奇!过去的售货员都有这手绝活儿……)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分享到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