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中美贸易历史多:或始于乾隆四十九年 “中国皇后号”抵穗成首次通商标志

2018-03-29 11:25 北京晚报 TF010

中美贸易眼下正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热点话题。其实,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相当悠久:西汉时已设专门的外事机构“大鸿胪寺”;唐朝始设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使”;北宋时期就曾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法规《市舶法》和反走私法《漏舶法》等。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都是顺差,即史籍记载的“出超”……

作者:倪方六


敦煌莫高窟北周时期壁画描绘的丝绸之路上“外商”牵驼赶马的场景。

秦汉时期如何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汉武帝太初元年首设对外经贸专门机构“大鸿胪寺”

敦煌莫高窟北周时期壁画描绘的丝绸之路上“外商”牵驼赶马的场景。

汉武帝时开通的“西北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兴起的重要标志。汉武帝在朝廷中首设相当于现代外交部或对外经贸部的“大鸿胪寺”,接待人员中已有专职翻译官,此即《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记:“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其实,比大鸿胪寺更早的外交官员当属秦始皇时代的“典客”。“典客”级别很高,系九卿之一,汉景帝在位时更名“大行令”,当时京师还设有涉外宾馆“蛮夷邸”,专门接待外国商使。

汉朝时,中国对外贸易以陆道为主,兼行海市。当时的对外贸易通道已是四通八达,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外,在西南有更早的“永昌道”,取道缅甸、印度半岛,与中亚大陆的古老商道相交会,称为“西南丝绸之路”;往东北朝鲜半岛有“乐浪道”,不仅运往朝鲜半岛的货物行经此道,转口日本的商品也由此道转运南行,被称为“东北丝绸之路”。两汉时,中国国际贸易业务是当时世界上走得最远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可见,中国当时国际贸易能力之强大。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采用“朝贡”方式,外国来的商品称为“贡”或“献”,中方交换出的商品则叫“赐”或“赏”。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等价的官方贸易行为,中国的“赐”远远大于海外的“贡”。如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带有军事、政治目的,事实上却是一次大规模的对外经贸活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带“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

在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中国对外贸易更加频繁。《汉书·西域传》上有这么一个说法:“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薄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汉朝的对外贸易活动扩大了中国和中国产品的影响,现代流行的“Made in China”那时已广为人知。“中国货”不仅是国际高档商品的代称,在古罗马,中国丝绸还曾一度与黄金等价,不少外商主动来华开展经贸活动。如《梁书·诸夷列传》记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罗马商人秦论来到中国当时管辖的交趾(今越南北部),取道桂湘到武昌,见了吴国皇帝孙权。

古代历朝对来华外商除了提供业务上的便利以外,均以礼相待,加强保护。北宋时,对离境的外国商人,还有用“官钱”犒宴送行的制度,中外货主(番汉纲首)、船长(作头)、海员(梢工)等,“各令与坐,无不得其欢心。”

明代《南都繁会图》中描绘的南京市场场景。商家纷纷打出“东西两洋

古代如何管理外贸打击走私?

宋代出台《漏舶法》 外商进出关须持“公凭”

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活动虽然因朝代更迭时热时冷,但总的趋势是越发活跃、愈加扩大,即使闭关锁国很长时间的清朝,也未能中断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经贸活动。

面对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唐朝始设“市舶使”。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最早出现在海上贸易频繁的广州。设市舶使的具体时间最晚是唐开元二年(公元715年),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年十二月,岭南市舶司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波斯僧及烈等广造奇器异巧以进……”“市舶使”也称“结好使”、“押蕃舶使”、“监舶使”等,随之还形成了极具古代中国特色的“市舶制度”。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狮子国海舶”条亦称:“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闹。有番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

宋朝则颁布了世界贸易史上第一部进出口贸易法规《市舶法》。宋朝对外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度,为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颁发“公凭”(又称“公据”、“官券”)。中外商人持“公凭”进港或出洋,并可自由往来中国各地,无公凭则属非法“走私行为”,一旦被查缉,货物没收。《宋史·食货志下》“互市舶法”条称:“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诣市舶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

进行国际贸易应得到官府许可,这是汉朝就有的规定。宋初建置市舶时,就明确规定,出海商舶须申领公凭,上报引目,这引目相当于今天的进出口货物报税清单。王安石变法期间曾整顿外贸市舶章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神宗诏令:福建沿海口岸有南洋各国商舶到达,查验是否有公据,如已经“抽买”(征税),凭“回引”(纳税凭据)即可通行。如果没有公凭,货物未经征税,麻烦就大了,货物没收是小事,人还要因为无证或逃税,被押赴市舶司查处。

“走私”行为在古代称为“漏舶”,汉武帝时长安有一批商人和匈奴人私下做买卖,因此受到严惩并被诛杀。对海关走私行为,宋朝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反走私法”《漏舶法》,该法规定:“如不出引目,许人告,依漏舶法。”

中美贸易始于乾隆四十九年?

“中国皇后号”抵穗成为中美首次通商的标志

1867年5月11日出版的《伦敦新闻画报》上刊发的中英贸易商船到港情形

国际贸易平衡问题,在古代同样存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不论对哪个国家的贸易几乎都是巨额顺差,古人称为“出超”。这并不仅仅是中国人会做外贸生意,而是中国的商品丰富、受欢迎。秦汉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漆器、铁器,唐宋及以后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进口商品则主要是香料、琉璃、象牙、马匹和异域特产等。

古代没有现代这样的“国际货币”,都是以物易物,后期使用金银货币后,贸易平衡问题便突出了。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从英国开始,欧美诸国开始对中国使“阴招”——走私鸦片,获取暴利,企图夺回流入中国的资本,导致晚清对外贸易罕见地出现了“入超”(逆差)现象。因为林则徐主张“禁烟”堵了他们的财路,英国公然采取侵略行动,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中美之间的贸易史是从美国独立后才正式开始的,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美国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到广州,是标志性事件。美国贸易公司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专事对华贸易。在鸦片战争前,美国从中国输入的大宗商品有茶叶、丝绸、南京布等,而美国本身可供对华出口的商品并不多,最受中国市场欢迎的是西洋参(花旗参)。

美国商人擅做“二道贩子”(三角贸易),倒买倒卖,除运回美国之外,又将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生丝、土布等转售德国、西班牙、法国等以谋取厚利。但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一直 “出超”,美国白银年年流入中国,其中在1818至1819年间最多,高达7369000元。

为了弥补这一贸易差额,美国人最后跟英国学,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轻易取得贸易顺差。从1805年独家贩卖201箱土耳其鸦片起,美国人开始了向中国的“输毒”贸易。1817年又贩卖波斯鸦片来华,1821年则参加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美国走私来华的鸦片总量仅次于英国。波士顿商人托马斯·普斯金曾坦言:“虽然几年以来,我们进口的以丝绸和土布为大宗的中国产品,每年都平均在一百万元以上,可是过去三年我们没有装运一枚西班牙银到中国。我们的基金是出自从土耳其输出的鸦片,从大不列颠输入的英国制造品……”

另一方面,美国还减少了中国茶叶等传统大宗商品的进口。美国后来不是购中国茶叶,而是买中国茶树,学中国种茶技术,自产茶叶。据《清史稿·食货志五》记载:“美利坚于咸丰八年,购吾国茶秧万株,发给农民,其后愈购愈多,岁发茶秧至十二万株,足供其国之用。故我国光绪十年以前输出之数甚钜,未几渐为所夺。”

因此,不少中外贸易史研究学者认为,美国商人通过对华贸易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成为美国早期财富原始积累的重要构成,美国早期巨商富贾都是通过对华贸易发家的,可以说,自美国立国起,中国便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寒假里,不如去中国科技馆做一天马可·波罗,“丝路之旅”在室内

丝绸之路四项重要考古成果发布 揭秘丝路之“最”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他如何找到大月氏,至今还是个谜

丝绸之路文明特展上演 3500年前的“小河公主”亮相北大

一百张脸谱六十九出老戏 绘出一幅“丝路”百科

2019丝路环球旅游盛典圆满闭幕 中国选手获总决赛冠军

《百家讲坛》主讲人讲述“丝路上的古城” 梳理30座名城的发展变迁

从寻常香草树胶麝香与茶,到孜然巧克力《香料漂流记》应有尽有

走近乌兹别克斯坦:遍地是“古”与餐中“四宝”

“丝路游”火了洋导游!服务中国游客,北非90后导游收入翻两番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昔年唐朝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唐朝的大国意识:宏阔大气开明拓宽,在丝绸之路上留下重重一笔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