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封面

关于“吃”的记忆最是顽固 北京味道在记忆中飘不散

2017-12-22 19:02 北京晚报 TF008

“北平人馋。馋,据字典说是‘贪食也’,其实不只是贪食,是贪食各种美味之食。美味当前,固然馋涎欲滴,即使闲来无事,馋虫亦在咽喉中抓挠,迫切地需要一点什么以膏馋吻。三餐时固然希望青梁罗列,任我下箸,三餐以外的时间也一样的想馋嚼,以锻炼其咀嚼筋。”梁实秋在《北平的零食小贩》里,开篇即下了这样的定义。这绝不是贬义,因为梁实秋自己在北京生活多年,也馋——接下去在这篇文章里,他就罗列了许多地道的吃食来,豆汁、灌肠、烧羊肉、老豆腐、馄饨担子、烧饼、面茶、杏仁茶、豌豆黄、艾窝窝、酸梅汤、糖葫芦……直教人把肚子里的馋虫勾了去。

作者 张玉瑶


北京人爱吃,也会吃。一方面,历来是天子脚下,熏染了精致、讲究的生活气息;另一方面,各地文化五方杂处,兼收并蓄,糅合成独特的京城饮食文化。然而,吃又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人”也经由食物和味道,撩拨、触发了某种记忆和情愫,向更高处延伸,便生成了人文的向度。从江浙来的周作人曾抱怨在北京始终未曾吃到过好点心,生在北京的梁实秋却对那一道道市井街头的零食小吃津津乐道,或许正和两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有关。用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工作的王丹的话来说,就是儿时的味道以及由味道触发出的记忆,往往最是“顽固”。

王丹是一位祖祖辈辈住在北京的“老北京”,生活经历融会了北京的胡同文化和大院文化两方面。他会“吃”,常常给朋友推荐北京的好吃处,对北京饮食文化也颇有研究。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北京味道》一书,讨论京味饮食的学问。写吃的文人不少,远有袁枚、李渔,中有梁实秋、汪曾祺,近有蔡澜、舒国治等,但多是出于文人的性情之作,用性灵文字抓取味觉记忆里的一鳞半爪,而王丹的这本书里,虽也有着追往忆今的“老北京”情怀,但与此同时,也是一部有考据、综述性质的学术作品,从“十大堂”、“八大楼”等著名饭庄饭馆,到烤鸭、涮羊肉等招牌京菜,再到怎么做、怎么吃的规矩,重新钩沉了北京饮食文化方方面面的掌故、由来,勾连起“味道”、“记忆”和京味文化之间的联系,将其镶嵌进人文历史的脉络中。

吃喝虽是“形而下”的,但将其置于学术层面上予以观视,在史料的提供之外,别有另一重意义:饮食与这座城市相伴相生,一些“老字号”、传统小吃消失了,惹几辈人唏嘘,进而反思它们的存在与复归;而另一些中的、洋的新招牌挂起来,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饮食的历史流变,印证着北京是一座动态的城市、包容的城市,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眼光,来观照和界定“北京味道”。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北京慢行系统加速跑:5年治理3200公里自行车道

守护大运河 京杭再出发

明天起车险将有重大变化!责任限额提高,删减免责条款

少儿考级花样繁多,套路深

峨嵋酒家行政总厨开“宫保鸡丁”抖音号,退休打算拍“一周一菜”

白塔寺街区更新 优雅的精致这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