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北京大工匠”种子选手陈令勇:花丝镶嵌廿余年

2017-11-14 14:26 北京晚报 TF008

一把镊子,一支焊枪,一根根金丝在工艺美术大师陈令勇的手中上下翻飞、辗转腾挪,逐渐从一个个局部的小部件,组合成一只美丽的金凤凰。作为“北京大工匠”的种子选手,已经带了几十名徒弟的陈令勇仍然丝毫不敢松懈,时刻琢磨着如何提高自己。

从学徒到大师,陈令勇20多年走过的路就在这张白纸上呈现。左为最初学徒用的铜棍和锉,镶嵌技术的基本功,现在陈令勇带徒弟仍然用这个方法。右为镊子,花丝工艺的必备工具。中间从下向上显示的是花丝镶嵌技艺的过程。

1993年,来自江苏农村的陈令勇高中还没毕业,就因为向往北京,应招到北京花丝镶嵌厂做起了学徒。第一天上班,陈令勇被分配到一位广东师傅手下学镶嵌,师傅给了一把锉子、一根铅笔粗细的铜棍,让他在铜棍上锉出圆形、正方形、多边形等图案。这一干就是仨月,每天一上班就抱着铜棍锉,枯燥不用说,氧化的铜粉还把双手都染成了绿色,用稀盐酸洗都洗不掉。

从原料到产品都是贵重金属,每一次交接都要称重。

三个月后,师傅看了看说,学焊接吧。一百根牙签样的铜丝,要立着焊到一块巴掌大的铜板上。第一根焊上不难,第二根要紧挨着第一根,既要焊牢,又不能把第一根的焊点熔化掉……就这样,过了一年多,陈令勇开始可以干活了。工厂里分工明细,一个工种就干一个工种的活,但陈令勇对每一个工种都有兴趣,一有机会就去看老师傅干活。白天看,晚上自己回家就练,遇到难题再去找老师傅请教。

陈令勇在激光焊接机前工作,眼镜紧盯着显微镜。在他眼里,1/10毫米的误差,产品可能就会有瑕疵。

因为高中都没念完,陈令勇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而要想继续干下去,化学、冶金、美术、传统文化,这些知识都要自己一点点啃下来。特别是焊药的配比,什么成分用多少,加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果,都要边学边试,很长一段时间,陈令勇的空闲时间都是在西单图书大厦度过的。直到现在,陈令勇工作室用的焊药还是他自己调配的。

每天上午来到工作室,陈令勇先巡视一遍徒弟们的工作,有问题的地方手把手地指导。

十来年过去了,花丝和镶嵌两大技艺陈令勇都掌握了。大到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世界旅游小姐大赛的皇冠,陈令勇不仅掌握了中国的传统技艺,还把西方先进的显微镶嵌技术、激光焊接技术也融入到自己的工艺中,使传统技艺更加精细更加完善。

一把镊子,一支焊枪,一根根金丝在工艺美术大师陈令勇的手中上下翻飞、辗转腾挪,逐渐从一个个局部的小部件,组合成一只美丽的金凤凰。

近些年,3D打印技术更是大大改变了制作工艺。比如制作一件鸟笼挂件,要在直径2厘米的圆环上打出几十个小孔,几层圆环的孔距要一致,穿入金丝才能形成一个鸟笼。过去都是用尺子手工测量,孔的间距很难平均分配,一旦分配不均,上下孔不对称,金丝就穿不进去,或者歪七扭八的不好看。现在只要在电脑里输入数据,图上自动就分配好了,直接3D打印出来的部件分毫不差,制作出来的成品也更加漂亮。

制作出来的成品,陈令勇自己都要拍照存档,以便随时查看参考。

20多年前,陈令勇跟着老师傅一点点学会了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技艺。如今,他又广收门徒,希望能把这技艺传承下去。陈令勇毫不隐讳地说,随着年龄增长眼神越来越差,自己做手工艺的黄金年龄已经过去了,将来一是带好徒弟,二是想有更多的挑战,能做点前人没做过的事情。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王海欣 摄影报道

分享到

“北京大工匠”选拔赛启动:工种增至30个,种子选手静待挑战者

“北京大工匠”魏俊强 “汽车名医”专治疑难杂症

首钢技术带头人:卫建平 从“零起点”到数控达人

《了不起的匠人3》聚焦各行各业“一代宗师” 诠释“师徒关系”

挑战“北京大工匠”明起报名 :涉及10个工种 无报名费用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