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人与法

北京市监狱七监区干警李金炎:藏起诊断书却倒在岗位上

2017-09-23 11:19 北京晚报 TF008

2017年9月23日讯,昨天上午,北京市监狱局召开干警李金炎先进事迹报告会,气氛沉重。大屏幕上一张映衬着党徽的彩色照片,将李金炎永远定格在了那笑容憨厚、精神矍铄的相貌上。今年8月14日6时许,正在监区值班的北京市监狱七监区干警李金炎突发心脏病,以身殉职,享年54岁。在同事、家人以及服刑人员的回忆中,那个素未谋面就已经远去的形象渐渐在记者眼前清晰起来。

自学成才推广QC
他是管理创新的探路者

李金炎曾在北京市监狱生产科工作17年,生产科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罪犯掌握一技之长、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2000年初,北京市监狱局探索引入“QC”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提高罪犯劳动积极性、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当时,电脑才刚刚普及,全局也没有几个人了解“QC小组”这带英文的名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李金炎连“质量管理”的概念都不清楚,更别说用电脑演示了,可他却接下了重担。

40多岁的他,买来了几十本质量管理和电脑操作方面的书,一字一句的学,几十本专业书都被他翻烂了。那段时间,同事们常常会看到他背着笨重的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到监区,与民警、服刑人员们一起研究“QC”小组课题。

不到半年,李金炎就成了北京市监狱乃至全局公认的QC“土专家”,还能用电脑做出漂亮的QC项目演示图。他所主持的第一个QC小组活动项目就在市里众多社会企业参与的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在李金炎的积极推动下,QC小组在北京市监狱迅速推广,每个监区都成立了QC小组。

更重要的是,通过QC小组,服刑人员形成了质量意识、规则意识,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解决监狱加工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让服刑人员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和启示。

李金炎培训的25名民警和40名服刑人员,也都成为了后来监狱开展“QC小组”活动的骨干。服刑人员从事生产劳动的产品质量,首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8%以上,报损率为零,用户退货率为零,服刑人员参加劳动改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012年,李金炎带领监狱服刑人员参加了由北京市社保局、市总工会、市国资委等14家单位主办的“北京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23名服刑人员通过这次大赛取得了电焊工技术等级证书。

淡泊名利从无抱怨
他是乐于助人的好同事

在同事们的印象里,李金炎是个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有求必应的“热心肠”,更是个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老黄牛”。在担任生产科副科长长达17年的时间里,李金炎与7任正职科长合作过,难能可贵的是,每任科长都对他赞不绝口。

李金炎能吃苦,在单位是出了名的。他在当质检员的时候,一天到晚呆在车间里,需要检查汽车底盘,他二话不说就钻进地沟里;检查建筑模板的质量时,他一块一块地用手摸,铁锈蹭花了他的警服。

同事许锦荣说,每次接到任务时,李科长总爱说:“这活儿交给我,您就甭管了。”可每次完成任务,取得成绩后,他却又常说:“嗨,如果离开大伙儿,我一个人可干不了这么大的事儿!”

监区年轻民警石岩说,他刚参加工作时,就接到了组织监区服刑人员参加监狱歌咏比赛的任务,毫无音乐基础的他对此一筹莫展,于是便向多才多艺的李金炎请教。

此后,李金炎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到石岩所在的监区辅导,给服刑人员们示范演唱。不仅如此,他还教石岩如何指挥,站位、手势、力度……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石岩说,两个星期过去,服刑人员唱得有模有样,在监狱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他让李金炎作为监区指导老师,上台领奖时,他却摆摆手拒绝了,说:“这是你自己辛苦付出的结果,我并没有做什么。”

“他的这句话,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不求回报,什么是无私奉献。”石岩说。

手腕系绳陪护病父
他是孝顺细心的好儿子

到了双休日,别人休息两天,李金炎只休息周六一天,周日,他都主动进监区指导罪犯开展QC小组活动。这么多年,他从没有休过年假,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领导经常会为这事跟他急,想让他休息休息,可他每次都说,“事干不完,我休息也不踏实”。

工作虽忙,但李金炎并不是个不顾家的人,而是有名的孝子。

2012年,李金炎的父亲因患肺癌住院治疗。医院5层的高楼,已经半百之年的李金炎,背着父亲上上下下。李金炎的外甥女还清楚地记得,在治疗期间,舅舅白天上班,夜里坚持在医院陪护,十分劳累。尽管他陪护休息的折叠床就在老父亲病床旁边,但心细的舅舅为了防止自己夜里睡得太沉,父亲有事不能及时喊醒他,就找来一根毛线绳,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另一头拴在父亲的床头,让父亲有事就拉绳子叫醒他。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李金炎也没向组织提过任何条件,没耽误过一次值班。

为服刑人员子女报志愿支招
他是走心改造的好警官

去年,监狱开展了机构改革,李金炎以大局为重,离开当了17年生产科副科长的岗位,到监区一线成为一名普通的管班民警。从机关科室领导,变成监管改造一线民警,李金炎虚心向同事们学习请教,尽快熟悉监管改造业务。

班里每名罪犯的家庭情况,李金炎都一清二楚,哪个罪犯的孩子小,哪个罪犯的爱人身体不好,家里有什么矛盾,家人干什么工作,他都了如指掌。

服刑人员王某的孩子面临高考,身在大墙里的王某不知道怎么指导孩子填报志愿,终日焦躁不安。李金炎听说后,把自己当年指导女儿填报志愿的经验,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还建议他经常写信跟孩子沟通。

在李金炎的指点下,王某每周都要给孩子写三四封长信。高考前两三个月的时间里,王某一共给孩子写了几十封信。作为管班民警,李金炎每次都是及时审查,及时投寄,及时发放。最终,王某的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这件事,对平时一贯表现不好的王某触动极大,不仅一改往日散漫的表现,还逢人便说:“是李警官帮助我的孩子迈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李金炎用科学的改造方法和人格魅力,赢得了服刑人员的敬重。他所管的班组,今年已连续两个季度,被评为监狱优秀班组。

李金炎因公殉职的前一天晚上,罪犯就寝后,李金炎又到管班中,仔细查看窗户关好没有,罪犯是不是都正常睡下了,然后才悄悄走出监舍。

“那是他留给我们最后一个背影……”服刑人员抹了抹眼泪说:“看见救护车把李警官拉走,我们的心情特别沉重。那几天,大家都没吃下饭去,躺在床上也都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想的全是李警官在的点点滴滴。他走了,我们永远怀念他!”

藏起诊断隐瞒病情
他是坚守岗位的重病人

李金炎所在的北京市监狱七监区监区长侯建军永远忘不了8月14日那个浑浑噩噩的清晨。

6点29分,床头的手机响了,侯建军拿起来一看是监区打来的电话,心里本能地一颤,赶紧接起来。电话那头是监区干警王得胜的声音:“侯中,李金炎李哥不行了!”

侯建军当时就懵了:“什么?李金炎怎么了?怎么不行了?”

王得胜带着哭腔说:“李哥可能犯心脏病了,可能没了……”

侯建军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金炎没了,金炎没了……”他自言自语地念叨着,马上赶到单位,一进抢救室,就看到了病床上的李金炎,脸红得发紫,眼睛紧闭。

侯建军一把抱住他的头,大声喊:“李哥!李哥!你怎么了?醒醒呀!”可李金炎再也没能回答。侯建军难以接受,两天前还跟他有说有笑的那个金炎,怎么就倒下了。

事实上,李金炎的身体早已发出警告。5月中旬,他忽然觉得浑身无力,很不舒服。侯建军让他立即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直接把他留下住院了。第二天,侯建军去看他,李金炎躺在病床上,手上输着液,轻描淡写地说:“嗨,没事儿!大夫说了输几天液就好了!”

两周后,李金炎上班了,对侯建军“保证”:“检查了,都没事”。侯建军心想,李金炎的女儿就是大夫,要是金炎有事,肯定不会让他来上班。想到这儿,也就信了他。没想到,两个多月后,李金炎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李金炎的女儿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一张诊断证明书。那是李金炎5月份住院时医生给出的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脑供血不足、高血压2级中危、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整整6项。

这份诊断书,李金炎偷偷藏了起来,不仅没让监区长看,更没让身为医生的女儿看,就是怕给同事、给家人添麻烦。“我真是恨死自己了,为什么就信了他。”想着李金炎是扛着这么重的病在坚守岗位,侯建军的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

李金炎就这样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倒下了。工作34年,他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说过掷地有声的豪言,但他却给监狱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并肩工作的同事缅怀,让管理改造的罪犯不舍。

北京市监狱局党委经研究决定,追记李金炎同志个人三等功,追授李金炎同志局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号召全体干警职工向李金炎同志学习。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莹

分享到

重庆见义勇为狱警牺牲 前日为追击刺伤法官者被刺数刀

狱警醉驾冲进人群被免职,官方通报来了……

法国监狱再爆两起袭警事件 狱警抗议风潮仍持续

狱警“最强大脑”:看后脑勺识别400多服刑人员

广东监狱狱警殴打小区治安队长 狱警:他骂我是狗还骂我老妈

青海狱警违规为17名罪犯办理减刑一审获刑18年

青海狱警违规为17名罪犯办理减刑 一审获刑18年

《民法典》正式实施后不再以公证遗嘱优先,这俩问题务必要了解

民法典解读:“校园贷”“套路贷”等乱象频出 高利贷被明确禁止

民法典解读《三十而已》几大热点问题,算算许幻山顾佳林有有的经济账

民法典新变化解读:为什么要设置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新变化:航班延误不再“白等”了

家长因志愿服务致五级伤残,校方被判赔近190万元,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