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今日主打

首部京版小学国学教材改版完毕 经典国学教材透出浓浓京味儿

2017-01-23 10:40 北京晚报 admin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北京历史风貌、历史名人、传统美食……“国学”与“北京风情”的碰触能撞出怎样的火花?记者近日从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获悉,首部北京版小学“国学教材”已改版完毕,将于今年再次送审,审定通过后,有望在北京继续国家传统文化课题实验工作。

修改:给国学注入“北京元素”

专家介绍,当前,国家所倡导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单纯的国学,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至少应涵盖国学经典、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近期全国多个省份都开始了地区传统文化教材审定工作,均提出地区版教材必须包涵地区文化的内容,而北京版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材“京味”文化浓郁正是其特色之一。

即将送审的十二册小学“国学”教材,在原有国学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了十二种北京元素。其中,一年级上册《弟子规》附加了“北京的历史名人”,下册《三字经》附加了“北京的历史风貌”;二年级上册《千字文》附加了“北京的传统美食”,下册《大学》附加了“北京的四合院及名人故居”;三年级的《声律启蒙》上下册分别附加了“北京的老行当”和“北京的胡同文化”;四年级的《论语》上下册分别附加了“北京的戏曲和曲艺”以及“北京的传统工艺美术”;五年级的《孟子》上下册分别附加了“北京的民俗文化”和“北京的民俗乐舞”;六年级的《中庸》上下册则分别附加了“北京的皇家园林与建筑”和“北京的文学”。课题组表示,此番修改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认识并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瑰宝。

记者注意到,“北京元素”在教材中以边栏的形式出现。对此,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解释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无意识阅读中感受北京浓郁的地域风情,“科学研究表明,无意识阅读的理解力和有效记忆其实是高于有意识的课文阅读的。”

小学十二册教材除了融入地区特色之外,还在各册中融入了中国传统历法、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中国年画、汉字艺术、京剧脸谱等民俗文化与艺术版块。在张健看来,这样的内容设计呼应了教材的全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北京版)》,“我们课题研究首先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其内涵至少包括国学经典、民俗文化和民族艺术等三部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应为‘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即‘良好的行为规范、高雅的审美情趣、质朴的道德操守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标,每课教材除了译文和故事之外,还特意设计了“拓展”环节,以让国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更好地衔接和落地。如一年级《弟子规》第六章“泛爱众”的拓展训练中,就分别引导孩子要爱护地球、尊重他人隐私等。

审定:“第一个螃蟹”不好啃

此前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已通过地区传统文化教材审定工作,随着教育部传统文化进高考政策的推出,预计今年将有大批省份开始审定地区校本教材,以推动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建设工作。其实,北京才是国内第一个审定传统文化教材的地区。而本次将要送审的“北京版”教材,其蓝本是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通用版),此版本早在2011年即通过“北京市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此次即将送审的新版教材,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制化”而来。据张健介绍,由于修改增添的内容超过了30%,按照相关规定,需要以“新教材”的身份重新送审。另外,课题组编著的广东版和广西版传统文化教材均已通过省教育厅地方教材审定。

“我们课题研究历时12年,最难的就是教材编写。做一套教材真的太不容易了,大家首先要解决学科教育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是课程结构,之后还要考虑创新研究和地区文化渗透教学,最后才是编写和试用,后面还要有多轮的修订和改版。”张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总编之外,国学专家、学科教研员、一线教师等群体一个都不能少。

编写不易,审定也是困难重重。2009年至2010年,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弘扬方兴伊始,但国家还未颁布明确的传统文化教育纲要,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普遍不高,更别说要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了。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问世后,尽管北京市率先组织了专家对教材进行审定,但还是有许多专家委员持观望态度,表示应小心慎重。有的专家认为,我们国家已经几十年没有开设过国学课了,也从没有过这方面的专业教材教案,这套教材的诞生可以说是大家“摸着石头过河”的成果。一旦进入学校课堂,能够被怎样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得而知。

“因为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前没有任何的借鉴,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国家政策,专家们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书籍的编订也都有很多的争议。”张健举了个例子,《弟子规》中有一句为“亲有疾,药先尝”,不少专家对此就有所质疑,“父母生病了,让孩子先尝药,这不是一种误导吗?”而其实,这里所说的“药先尝”尝的是药剂的冷热温度。

教材审定一时间陷入僵局,凝结着100多位学者心血的国学教材,面临着“胎死腹中”的结局。

之后,在一次关键的评审会上,北京市教育学会第七、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时任专家组主任的张凯先生力排众议,慷慨陈词,他不仅列举了孩子们学习国学可以获得的立竿见影的益处,更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阐述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数十年乃至百年后的中国,会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张凯先生说,‘国学延续的是国家的文脉,即使将来教材的使用上会出现诸多不可预料的问题,也应该让它先进入学校进行使用,在实践中检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像孕妇生孩子,知道孩子手脚不一样长,能不能让她先生出来再给孩子治呀!’”对张健来说,老先生充满激情和鼓励的话语,至今言犹在耳。

遗憾的是,教材审定完一年后,张凯先生仙逝。在去世之前,老先生还受课题组委托,组织北京专家编写了教材中中国玉文化、瓷文化和北京地区文化等相关部分的内容。“内容收上来,先生却已经不在了。”提到这位为“国学教材”推广不遗余力四处奔走的老先生,张健充满感激。

值得欣慰的是,作为首批全国传统文化课题实验区的通州、大兴,认真完成了第一轮的标准化课程实验工作,还重点参与了教材改版和教材教师手册的编写工作。此外,通州的传统文化“三步六正”教学法也得到教育系统的普遍认同而大范围推广。北京为“十二五”阶段教育部传统文化课题实验工作,在学科教育理论研究和标准化课程实验等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起到示范区的标杆作用。

推广:师资缺乏是最大难题

张健介绍说,如果新教材顺利通过审定后,也将以每两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修订改版,除了保证其与时俱进之外,最重要的任务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压缩。“目前,我们是以每学期30节课的容量进行设计的,考虑到很多学校可能没有办法拿出这么多的课时,未来我们的目标将压缩到每学期15节课来进行学习。”

而提到教材推广,最让张健发愁的事儿就是“师资不足”。在张健看来,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知识庞杂的体系,对于老师来说,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体系作为学术基础之外,还需要具备绘画、书法、古琴等方面的艺术基础。张健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国学教材授课对于教师的要求之高,在《弟子规》第二章“入则孝”中有一句“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外出必须告诉父母去向,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其中的“告”在这里应为“固”音,因为含有“晚辈向长辈请示”的意思;而在同辈告知时,此字才为我们平时所知道的“告”音。“如果没有训诂学、文字学的基础的话,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字对很多老师来说都是知识盲区。”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目前课题组与多方合作,录制了国学教师培训微课程,为国学老师提供更多的便利。除了加强师资的培训,课题组也在借助多种方式进行国学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我们也录制了与教材同步的微课程,未来课程可存储在腕表上,学生可以以音频的方式进行收听;也可以从腕表中导出,在电视、电脑等终端上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此外,新教材背面也都印制了二维码,与教材相关的微课内容也将免费提供在平台上,供家长、教师使用。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牛伟坤 文并图

分享到

他被誉为“甲骨四堂”之首,集敦煌学、考古学、金石学、校勘学于一身

送别清华大学教授钱逊 妹妹钱易:哥哥做的学问让我钦佩

非法社会组织偏爱“国字号”,国学使者交钱就能当?蒙谁呢

变调走味的国学班 专家:学经典无需“国学班”

《少年国学派》李国仕夺冠 传统国学六艺让少年有成长家长有思考

打着“国学”“读经”旗号,放弃义务教学而读经私塾是教育的倒退

孙楠送孩子上“野鸡”国学班?网友:打击假国学,得有真国学

《彭林说礼》“十大国学好书” 之一 阐述日常人际交往礼仪

百岁国学泰斗饶宗颐仙逝 传统国学路在何方?

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 生平涉猎广泛通晓6国语言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去世 生前精通多种学科和语言

北京在人工智能17个领域领跑全国,相关企业数量约1500家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商保机构有望实现信息共享

北京自贸试验区朝阳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揭牌,将全天候对接企业咨询

建筑垃圾竟能“堆山造景”!密云这片裸露土地变身“美丽花海”

北京城市副中心率先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企业轻微违法行为或不予处罚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